衰弱的老人好比“纸糊的船”,
外面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但可能一点小的“风吹草动”
就如同推倒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后果不堪设想...
我国自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至2017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并逐年上涨,衰老带来的健康负担也逐渐沉重。
有没有办法可以让衰老慢一点,
甚至是“老而不衰”呢?
日前,来自美国的Longeveron公司在Journals of Gerontology期刊上发表了一项I期和II期的临床研究报告,报告显示:老年衰弱综合症患者回输年轻的间充质干细胞后,许多症状得到了改善,并且未出现不良反应。这项研究结果证明了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表示让老年人老而不衰真的可以!
衰弱综合症严重降低生活质量
衰弱是指老年人在神经肌肉、代谢及免疫系统方面的生理储备能力的衰退,从而使老年人对抗应激的能力下降。
衰弱的老人可以没有失能和多种疾病,而仅表现为衰弱,包括诸如握力弱,行走缓慢和能量水平低等症状,患有此症状的患者比不同年龄的人更容易患严重疾病,跌倒和死亡。
1期试验
在1期临床试验中,研究团队招募了15名患有不同程度衰弱症的老人,并且通过从健康成人供体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治疗他们。结果显示:老人在6分钟内走路的平均距离延长了近40米,以及患者的平均认知分数也有增加。此次治疗初次证明了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期试验
随即进行了2期试验,招募了30名患者,并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输入1亿个间充质干细胞,另一组输入2亿个间充质干细胞。在输入后的一个月内,依然没有发生与细胞相关的不良事件,并且两组患者在6分钟步行测试和其他物理性能测量方面显示出改善,并伴随着身体炎症指标的下降。
间充质干细胞可明显改善老年衰弱症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再生医学中心医学博士Keith March表示,“据我所知,这是第一项用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的改善老年衰弱症的临床研究,并在初步尝试后得到明确的成果。静脉注射干细胞就像输血一样,这种方法比局部细胞移植要更直接有效。如果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这种治疗方式具有相对扩展性。”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许多生物学特性,这项治疗的改善可能来自间充质干细胞与各种类型的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证实它能够抑制炎症。使间充质干细胞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治疗选择原因还有:
▲静脉注射后,间充质干细胞会归巢到炎症部位和组织损伤部位;
▲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成许多细胞类型,包括肌肉和骨骼;
▲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泌诱导组织恢复并抑制炎症的生物活性化合物;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避免宿主免疫反应。
通过回输间充质干细胞是治疗老年人虚弱的一种有前景和创新的方法。只需一次回输,并且几乎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对于老年人来说特别具有吸引力。目前该公司正在进行III期临床研究,我们期待干细胞应用于衰老相关性疾病的治疗研究能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疾病的潜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这种疗法也开始受到更加多的病人关注。
这类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何?今天我们来看一些数据:
2019年1月底,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发表于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的研究发现,无论是自体还是异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骨髓、脂肪、脐带或胎盘来源),动物和人体临床研究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未发现与移植有关的肿瘤形成,也未发生与移植有关的死亡。之前有关间充质干细胞的问题是由于技术原因和应用不慎导致的,而非细胞本身的问题。
这项研究让普通大众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有了新的认识。
事实上,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在以往已经发表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
2012年,《PLoS One》上的数据显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克罗恩病、心肌病、心肌梗死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5种疾病未出现不良反应。科研人员对1012名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病人进行了分析(涉及上述5种疾病),结果并未发现治疗相关的急性毒性、器官系统并发症、感染或恶性肿瘤等事件。
再有,2018年,《干细胞转化医学》(Stem Cell Translation Medicine)上也有数据显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这次聚焦的疾病为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力衰竭。23项临床研究的1148例患者的数据分析显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梗和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整体结果是积极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是安全的。
以上列举的都是数据统计相关的结论。其实在很多已经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中,其中不乏间充质干细胞安全性的数据。
例如,2018年《干细胞报告》(Stem Cell Reports)刊登了我国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耐药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长期随访结果,最后下的结论是: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安全的,并且能够给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带来长期的临床缓解。具体而言,81名患者参加了这项研究,在5年的随访中,22名患者获得了完全临床缓解,6名患者出现了部分临床缓解。
|